• OA系统
  • 图书馆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页
  • 所况简介
    所况简介
    1964年,为落实国家声学规划,满足国家迫切需要,形成全国声学学科研究中心,经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将原中科院电子所的水声、超声、建筑声3个实验室,1958年成立的南海研究站、1960年成立的东海研究站、1961年成立的北海研究站整体纳入声学所。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综...
    了解更多+
    现任领导
    李风华
    所长
    库卫群
    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明庚
    副所长(正局级)
    杨 军
    副所长
    杨 波
    副所长
    王 雷
    纪委书记
  • 机构设置
    领导机构
    所务会 党委会
    咨询机构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职能部门
    综合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人力资源部 科技发展部 重大任务部 财务管理部 资产条件保障部 质量管理部 保密办公室 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 造船办公室

    研究站
    南海研究站 东海研究站 北海研究站
    挂靠机构
    中国声学学会 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声学计量站(CMA)
    研究单元
    声场声信息实验室
    水下环境信息感知实验室
    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
    海洋声学技术实验室
    水下航行器实验室
    超声学实验室
    噪声与音频声学实验室
    智能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实验室
    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无人信息系统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研究领域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声学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大研究领域: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 【详情】
    成果概况
    获奖
    论文
    专利
    专著
    科研进展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用于水下目标探测的无网格稀疏恢复距离-角度估计方法
    2025-06-20
    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声阻抗效应的声表面波气体传感新方法
    2025-02-14
    声学所极地声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1-23
    研究人员在蜂窝结构中发现反常声传播特征并展示其在脱粘缺陷检测中的潜力
    2025-01-16
    声学所论文被评选为“2024年度中国高影响力数据论文”
    2024-12-11
    声学所王文团队论文获得Nature子刊2024年度热点论文奖
    2024-1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语音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团队在EUSIPCO 2024 LAP Challenge中夺冠
    2024-09-12
    研究人员提出面向网络加速的FPGA动态部分可重构方法
    2024-09-03
    研究人员提出逐符号运动补偿的256QAM水声通信方案
    2024-08-16
    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横波速度层析成像新方法
    2024-07-23
    研究人员利用零群速度特征提出一种复合蜂窝结构脱粘缺陷检测新方法
    2024-07-02
  •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汪德昭
    马大猷
    应崇福
    张仁和
    侯朝焕
    李启虎
    汪承灏
    人才招聘
    更多+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25年招聘启事
    2025-04-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产条件保障部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18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项目
    2025-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监督审计(纪委)办公室管理岗位招聘启事
    2025-03-03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活动报道
    更多+
    海洋声学技术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2025-07-03
    声学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2025年度第二次集体学习
    2025-07-03
    声学所召开第二季度党建工作推进会暨“学精神 强作风 促攻坚”交流会
    2025-07-02
    声学所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党员大会
    2025-06-30
    党建领航聚合力 抢占科技制高点
    2025-06-24
  •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更多+
    声学所特别研究助理小组举办2025年度第2期学术交流活动
    2025-05-26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6期学术交流会
    2025-05-26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5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4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15
    声学所举行2025年第3期学术交流会
    2025-04-02
    科技合作
    更多+
    科技导报社调研声学所
    2025-03-10
    青岛市人大代表慈国庆参加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2024-03-27
    青岛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张建军调研北海研究站
    2023-12-04
    超快速高灵敏声表面波氢气传感器入选中国科协科研仪器优秀案例
    2023-03-28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调研声学研究所相关工作
    2023-03-23
    国际会议
    更多+
  • 科学传播
    工作动态
    更多+
    科学之"声" 启迪未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5-05-20
    我们的耳朵——中国科学院青促会北京分会 “爱科学小课堂”第 23期科普活动在声学所举行
    2024-09-1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走进北海站开展科学实践活动
    2024-07-15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5T专刊在京发布 国内首次系统性地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和展示世界首创的超高场5T磁共振技术
    2024-06-28
    声学所作品获评2023年度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
    2024-04-01
    科技期刊
    科普文章
    更多+
    科普文章丨耳机里的声音为什么会有方向感?
    科普文章丨嘿,siri!嘈杂的酒吧里,AI为什么听不懂指令?
    科普文章丨神奇的主动降噪技术
    科普视频
    更多+
    科普视频丨杨波:揭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视频丨声音的奥秘
    科普视频丨真空无法传声科普实验
    科普视频丨借声波一臂之力探神秘海底世界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申请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页
  • 所况简介
    • 机构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主要领导
      • 历任所长
      • 历任党委书记
    • 院所风貌
  • 机构设置
    • 党的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咨询机构
      • 研究平台
        • 研究单元
        •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职能部门
      • 研究站
      • 挂靠机构
  • 科研成果
    • 研究领域
    • 科研进展
    • 科研产出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人才队伍
    • 院士专家
    • 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
    •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特别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管理
      • 博士后公告
      • 博士后规章
    • 人才招聘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国际会议
    • 科技合作
      • 合作动态
      • 专利转让信息
      • 合作项目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与文化
    • 党群园地
    • 组织文化
    • 形象标识
    • 活动报道
    • 文化副刊
      • 诗歌
      • 书画
      • 摄影
      • 散文
  • 科学传播
    • 时间轴
    • 工作动态
    • 科普作品
      • 科普文章
      • 科普视频
      • 其他
    • 科技期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申请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重要新闻
  • 党建动态
  • 综合新闻
  • 媒体报道
  • 学术报告
  • 通知公告
  • 最美科学家
  • 专题
  • 专题
    • 深入贯彻八项
    • 2025年全国两会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 2024年全国两会
    • 平语近人(第3季)
    • 中国科学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
    • 科技创新再出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两会精神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中国科学院2022年度工作会
    • 2021年终科技盘点
    •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
    • 十九届六中全会
    • 党史学习教育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率先行动
    • 两学一做
    • 防灾减灾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喜迎十八大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深切缅怀汪承灏院士
      • 讣告
      • 汪承灏院士治丧委员会
      • 生平传记
      • 追忆悼念
      • 科研成果
      • 科学家精神
      • 音容笑貌
  • 快捷通道
    • OA系统
    • 继续教育网
    • ARP
    • 违法违纪举报
    • 信访渠道
    • 图书馆
    • 正版软件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新闻媒体
    • 政府机构和组织
    • 国内院校
    • 国内科研机构
    • 国际科研机构
  • 网站纠错
媒体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突破技术限制 创下“四个第一” 展示迷人前景 先导试验网“探路”未来网络

发布时间:2014-05-26 作者:中国科学报 王珊 曾皓
【  小 中 大  】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先导试验网(以下简称先导试验网)的开通,将为未来网络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5月19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田静表示,先导试验网的开通标志着中科院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月17日,先导试验网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开通。来自中科院声学所、网络中心和中国科大的先导专项多个未来网络研究团队现场演示了在先导试验网上开展的“未来网络技术研究”、“未来网络特性测量”和“现网无扰试验环境”三个方向的六个代表性实验,向众人展示了未来网络发展和研究的迷人前景。
  “关于未来网络的探讨很多,但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态如何,没有人清楚。”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劲林说,到底哪种想法能变成现实,需要试验证明。
  在中国科大信息学院教授徐正元看来,未来网络是一种把网络计算、网络存储和网络通信集成在一起的新型网络,具有应用驱动的特性,使网络能更加合理地调配各种资源为业务服务,最终实现“一切在网上完成”的目标。
  不过,要建成未来网络,必须对现有的未来网络相关技术和设施进行试验。而问题在于,现有的网络不能支撑这种试验,这就使得未来网络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很多试验需要大量流量的支撑,对于现有的业务网来说,试验充满着不可预见性和冲击性。”田静以12306网站为例介绍说,本来网站处理的数据量就很大,如果再进行新业务试验,只会使网络更加拥堵,“而这些可以在先导试验网上来做”。
  此外,要想更加精确地了解试验结果,需要对试验过程进行“观看”,但现有的业务网只注重应用,并不具备这种功能。
  “当前的网络只是实现了数据通道的功能,就像一张忙碌的交通网,但对于网络上‘运送’的是什么并不知道,这不利于针对具体业务优化网络环境。”徐正元介绍说。
  “先导试验网可提供仪表级高精度网络行为测量。”作为该网络的开发者之一,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邓浩江告诉记者,这将方便用户发现参与试验的未来网络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技术和功能方面的完善。
  此外,邓浩江说,先导试验网还可加速复现网络形态,看到试验设施网络演进的过程。
  对此,王劲林也指出,试验网一方面缓解了现有网络可能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其各个节点传感器的“可视化”功能,对于未来网络产品和网络模式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此次先导试验网开通了合肥、北京、上海、沈阳、无锡、东莞、海口等国内主干节点,并通过香港节点与GENI互联,同时在采用NS2开放编程接口的管控平台上实现对并发试验的支持。
  田静表示,下一步先导试验网将致力于终端规模的扩大,吸引更多用户。“终端接入规模一定要上去,不然很多的试验现象反映不出来。”他告诉记者,目前先导试验网还在做试验设施的前期预先研究,不论在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过,这并不妨碍其为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建立奠定基础,推动国家把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建设起来。
  田静还透露说,目前先导试验网已在和运营商进行相关沟通,努力吸引更多的数据流量到试验平台上来。“他们可以在上面进行一些数据的分发和优化试验。与此同时,更多企业数据的纳入也会让先导试验网不再停留于数据的仿真试验模拟。”
  据悉,此次开通的合肥先导试验网创下了“四个第一”:国际上第一个支持协议无感知转发(POF)技术的广域网络试验床、国际上第一个采用NS2接口实现真实网络试验控制的网络试验床、国内第一个支持实时可视化的软件定义测量与呈现的网络试验床和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未来网络试验设备(FuRack)。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5-20 第1版 要闻)

附件下载:

上一篇:

中国科学报: 让声音“看”得见

下一篇:

现代教育报:“看看”声音的魅力

旧版回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1996 - 202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备案序号:京ICP备160571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01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邮编:100190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