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电子导盲仪助力视力残疾人
7月14日,一位视力残疾人(左一)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练习使用电子导盲仪上下楼。
当日,北京市西城区残疾人活动中心举行2012年盲人定向行走培训课,培训视力残疾人借助电子导盲仪行走。据介绍,该电子导盲仪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发,采用超声波回声...
-
中国网络电视台:【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平安返航 “蛟龙”开启深海应用新征程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创造了7062.68米的最大下潜深度。能够到达7000米深海,意味着蛟龙号有能力在全世界99.8%的海域进行科学作业。我国的载人深海科研应用也将因此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照片是蛟龙号在马...
-
中国网络电视台:“蛟龙”号载人深潜海试队凯旋 李克强致电祝贺和慰问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7月16日上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队在圆满完成人类首次7000米级海底作业和科研实验任务后,乘坐“向阳红09”船返抵山东省青岛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参...
-
我国自主研制的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在阿曼海域圆满完成“郑和沉船遗骸探查”任务
近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在阿曼海域成功完成“郑和沉船遗骸探查”任务,并取得重要成果。该系统是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自主研制。本次执行的任务为科技部中国-阿曼“郑和沉船遗骸探查”国际合作项目二期,沉...
-
CCTV新闻联播:【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创新造就“蛟龙”深度纪录
[视频库视频: 0001.中国网络电视台-[视频]【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创新造就“蛟龙”深度纪录]
-
神九航天员与“蛟龙”号潜航员互致祝福
蛟龙号:潜至6500米深度潜航员遥祝神九发射成功
6月15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中突破了6000米深度,达到6500米,创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三名潜航员在“蛟龙”号潜至水下6000米时还与水...
-
新华网:家乡人为“蛟龙”号科研人员骄傲 曾是理科状元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6日电(侯显峰)正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进行7000米级载人下潜试验的“蛟龙”号成功完成第二次下潜任务,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而这次下潜的三位科研人员中,有一位就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的32岁小伙——中国科学...
-
中国科技网:蛟龙号第五次下潜最大深度达7062米
潜器回收(科技日报记者陈瑜 摄)
我国培养的首批潜航员,从左到右唐嘉陵、付文韬(科技日报记者陈瑜 摄)
中国科技网快讯 本网特派记者陈瑜报道:在北京时间今晨5时29分开始的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中,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