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中学成立于1982年,2022年正值学校40周年华诞。10月20日,中关村中学副校长、“汪德昭书院”执行院长杨亮带领汪德昭书院2022届三位新生代重阳、戴鑫、程夕媛来到中科院先进水下信息技术实验室采访了李启虎院士。
中关村中学“汪德昭书院”是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关村中学倡导创始人兼名誉校长汪德昭命名,“汪德昭书院”依照“科教协同,共育英才”的办学机制,将知识学习、院士文化和科研实践融为一体,打造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全新的国际平台。
李启虎院士是汪德昭院士的弟子,结合我国沿海水声传播的特点,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信息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解决了一系列水声工程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声纳技术和海军装备的现代化进程。
李启虎院士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对新时代学子寄予厚望,与三位学生代表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科学对话。李院士耐心、慈爱,将高瞻远瞩的话语用平易近人的语气娓娓道来,此情境像极了一幅爷孙谈心的温暖的画卷。学生代表们很珍惜与院士对话的机会,大胆想象、争相提问,在李院士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之间,妙语频出,李院士回顾了成长历程,对新时代中学生的现状与发展均作了精彩点评和诚挚建议。
应杨亮校长的请求,李启虎院士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座右铭,希望在更多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从小树立勤奋学习、敢于吃苦的优良作风。中关村中学表示,李院士身上闪耀的老一辈学者踏实、钻研的精神,是新时代学生学习的楷模,一直启迪和鼓舞着中学时代的学生。
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广大青少年学子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优秀品质,以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立足社会,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