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华时报:试用语音导盲杖
4月16日,在朝阳公园活动现场,一种能探测8米以外障碍物并以语音形式传送给盲人的导盲杖引来不少市民试用。当天是本市第16个无障碍推动日,多种新型无障碍产品集中展示在朝阳公园举行。除了语音导盲杖,现场还有会说话、写有盲文的厨房电器,能消除杂...
-
上海嘉定官网: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入驻嘉定
前不久在日本近海发生的9.0级地震已造成数千人丧生,本次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成为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如何利用高精度的声纳探测技术对海啸进行甄别与预警,从而有效地预防海啸发生,已成为各国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3月18日下午,在海啸预警、水...
-
中新网:两院院士评出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深海载人潜水器榜上有名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0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9日下午在北京揭晓。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天河一号”成为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等...
-
科学时报:中科院声学所给力百度语音搜索
“我们一直致力于让计算机听懂人说话,现在更进一步,能让手机听懂我们说话!”中科院声学所中科信利语音实验室主任颜永红给《科学时报》记者演示了用手机上网进行语音搜索——先打开百度搜索主页,对着手机说“抗生素滥用”这个关键词,找到相关新闻4万多...
-
青岛日报:"希望成为青岛的一部分"
第一次来青岛参加产学研洽谈会,中科院声学所所长王小民昨日惊叹洽谈会规格之高。“青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开放式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完成从创意到基础研发,再到产业化这样一个过程。 ”
此次洽谈会上,中科院声学所与青岛普加智能信息公司签...
-
科学时报:蛟龙号”潜水器创3759米水深纪录
蛟龙号”潜水器创3759米水深纪录
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国家
由“863”计划支持的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近日成功实现了3000米级海底潜水试验。对此,科技部与国家...
-
科技日报 水下3759米:“蛟龙”顶起中国记录——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载人深潜技术国家
“蛟龙号”潜水器上升浮出水面。
3759米,这是它潜入深海的最大深度;9小时零3分,这是它创造的水下和海底作业时间。这一记录把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推向了国际前沿水平。
它叫“蛟龙号”。
今天上午,科技部、国家海洋局在京联合宣布:我国第一...
-
人民日报:我国载人潜水器突破3700米 可探全球99.8%海洋
“蛟龙”下水。资料图片
8月26日上午,科学技术部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宣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并创造了水下...
查看更多